
11月8日消息,環保部印發《“十三五”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》,計劃于2016年底前,上收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事權,建立氣態污染物量值溯源體系和顆粒物比對體系。2017年,進一步完善地表水和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監測質控技術體系。2020年,全面建成環境空氣、地表水和土壤等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體。長江證券投資顧問陶冶就環境監測行業投資機會做出分析解讀。
經濟之聲:這次方案提出深化體制機制改革,加快環境空氣、地表水、土壤、近岸海域等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,實現“誰考核、誰監測”,保障用于評價、考核的數據不受行政干預。環境監事權上收中央的制度變化,會給整個環境監測行業帶來什么影響?
陶冶:環境垂直改革將環境監測事權上收中央,提高了監測數據的準確性,可以防止地方政府弄虛作假,減少數據監測的人為干預。原來的監測方式中,地方環保部門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,各種考核壓力可能使得行政干預對數據質量的沖擊較大。垂直改革實現了全面監測的目標,由省級政府直管,推廣第三方監測系統是未來趨勢。監測行業業務,將從銷售監測設備逐漸轉向監測運營的模式,這將為整個監測行業帶來很大的機會。
經濟之聲:此次方案提出環境監測體系要三步走,第一步在今年年底前,完成氣態污染物的監測體系搭建,優先給民眾關心的霧霾問題一個交代;第二步在2017年完成地表水和土壤污染的監測;第三步在2020年實現空氣、地表水、土壤“海陸空”一體的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體系。從水、大氣向固廢、土壤監測拓展,監測網絡的建立肯定需要更多監測設備。從這個角度看,整個環境監測行業未來會有多大增量空間?
陶冶:監測設備的供應市場發展較為平穩,行業內的企業也比較多,能夠保證監測行業的基本需求。另外,檢測試劑和其他耗材的市場供應也較充足,基本上也不存在供應風險。監測行業下游的客戶范圍廣泛且多樣化,涉及到較多行業,包括有生產企業、商業企業以及科研院等,因此其發展空間很大。根據我們粗略的估算,“十二五”期間整個環保產業的總投資大概是5萬億,“十三五”規劃的環保產業總投資應該有17萬億左右,粗略估算一下,環保監測中監測設備這一塊應該是占整個環保產業規模的十分之一,預計在1.7萬億左右。
經濟之聲:另外有一種觀點認為,這次方案提出未來要建立遠程在線質控體系,這是環境監測物聯網領域的一次大機遇。未來的監測趨勢是野外獲取污染物數據,通過傳感器在線傳輸到搭建好的監測線上平臺。目前環境監測上市企業主要集中在“感知物聯”層,環境監測物聯網的建立是否會給一些IT企業帶來機會?
陶冶:各級環保部門都希望通過物聯網技術來實現智能環保監測,推進環保行業的信息化發展,并且保證實時監測和執法治污的高效性。監測儀器通過傳輸網絡和系統平臺相連,可以實現對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終端的支持,以及特定的數據采集與管理等。針對以上需求,傳統的環境監測企業也紛紛開展了產業鏈的整合,在以前單純的監測設備產品線上,經過擴展的系統平臺等涉及信息產業化的產品也陸續上線。上市公司如聚光科技、先河環保,都涉及到一些物聯網與環保相關的連接、收購與合并,來實現上市公司的多元化。
??輝因科技:從事光譜、色譜、高效多年,HY-UVA6000微型光纖光譜儀及HY-UVL100光電檢測器,及相關水質、大氣、食品安全等成熟檢測方案,相信能給我們及相關從業者更多的合作機會。
蛋白純化儀-國產蛋白純化系統-AKTA蛋白層析系統-輝因科技




您好!請登錄